硅谷

本文授权转载自“A Stats-based Look Behind the Venture Capital Curtain” by Eric Feng

“如果你无法创造未来,那就去投资它。”

——John Doerr,Kleiner Perkins合伙人,《Measure What Matters》作者

前些日子,我和一个在风投待了15年的老朋友,坐在旧金山南部South Park的长凳上聊天。短短一个小时,前前后后竟然有9个我们彼此都认识、并且经常合作的投资人从我们身边路过。

这些偶遇,既是巧合,也不是巧合。

不是巧合,是因为近些年来旧金山的South Park逐渐成了风投选址的新宠。

如果说硅谷最有名的风投聚集地是斯坦福大学附近的沙丘路(Sand Hill Road)的话,那你可以把South Park称为旧金山的沙丘路,或者……也许更确切的是,沙丘路正在成为旧金山半岛的South Park,因为2018年,风投投资旧金山创业公司的资金是投资硅谷创业公司的两倍。

一开始,遇到那些投资界的熟人,我们会挥个手,说个Hi,然后继续回来聊我们的话题,直到我们遇见第五个熟人后,我的朋友终于忍不住说:“这是过去15年最大的变化。当我刚开始做这行的时候,我根本不认识那么多投资人,而现在,我经常接触的投资人就有几百个,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加。你觉得,现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投资人?”

嗯,好问题。

 

“天使投资是你在硅谷的地位象征。”

——Sam Altman,YC孵化器创始人

于是我翻了翻Pitchbook里关于风投行业过去15年的数据。

2003年到2011年,平均每年会成立157个新的风投基金,但自从2012年起,每年成立的新基金数量平均为223个,增长了42%。

更多的基金,当然意味着更多的投资人。

但如果我们把新增的风投基金分为种子基金(seed funds)和非种子基金(non-seed funds,比如传统风险投资基金和成长型基金)两类,就会发现,其实过去15年,每年增加的非种子基金基本保持在90个左右,比较稳定。

但相比之下,种子基金的增长就很疯狂。

2003年到2010年间,平均每年会新增58个种子基金,但在过去的七年间,每年新增的种子基金达到了137个,翻了两倍多。

也就是说,从原先每年157个新增风投,到如今每年223个新增风投,多出来的几乎全部都是种子基金。

换个角度来看,2011年前,大约30%的新增基金是种子基金,而2011年后,大约60%的新增基金是种子基金。

所以如果你觉得这个行业突然多了成千上万的投资人,尤其是天使投资人,那其实就是因为,真的有很多新的天使投资人。

 

“钱太多会毁了风投,这正是我们这个行业面临的问题。”

Sarah Tavel,Benchmark合伙人

好了,既然我们已经明确,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资本正在涌入这个行业,那这些钱都去了哪里。

很明显,被投掉了。

过去15年间,美国的风投基金向初创企业投入的资金翻了4倍多,去年的投资总额飙升到850亿美元。

相应的,交易数量也大幅攀升。2003年至2010年间,每年大约会完成3,800笔交易,但自2011年以来,每年完成的交易超过8,700笔。

可是这里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我们刚才提到,过去几年间多出来的大多是种子基金,但从投资的去向来看,90%的资金其实都投到了后期项目,而不是种子轮项目,这个比例在过去的10年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因此,尽管种子基金大幅增加,大部分的投资资金依然来自传统的风险投资和成长型基金。

不过,如果我们看的不是投资金额,而是投资数量,我们又会发现,过去十年,非种子交易的数量增加20%了,而种子交易的数量却增长了400%。自2011年起,每年大约有一半的交易都是种子交易,这个数字在2010年的时候还不到1/3。

由此来看,尽管种子交易的金额不大(无论是总金额还是单个交易的金额),他们却非常频繁。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8,700是个有趣的数字,它意味着,一年365天,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有一笔风险投资交易正在发生。

投资人真够忙的!

 

“好的投资人,都是好的选择人。”

Josh Kopelman, First Round Capital 合伙人

投资,只是风投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回报。

那么问题来了,过去15年间,当交易数量大幅攀升时,投资回报又是怎样的呢?

乍一看,还不错。

过去15年里,退出的交易数量(投资企业成功上市或被收购)大约增长了两倍,投资回报增长了3倍,自2015年起,每年的投资回报大约是500亿美元。

但是这个数据可能具有误导性,因为获得投资的交易数量和投入的资金也在增长。

所以与其看绝对值,我们还是来比较一下相对值。

如果用每年的投资回报金额除以投资的总额,也就是投资回报率,我们会发现,从2003年到2018年,这个比例几乎一直都在0.8左右。换句话说,尽管15年来,我们投入的资金增长了3倍多,投资回报率却并没有什么变化。

那如果我们再换个维度,用每年的投资总数除以退出次数,也就是说,你需要投资多少次才能获得一次回报。15年前,这个数字是7,而如今,这个数字是10。这意味着,7年前,投资人投到一个好项目的可能性大约是15%,但如今这个可能性跌到了10%,过去获得回报的概率比今天高了50%!

50%可不是一点点。

去年NBA的132位球员中,最好的三分球投手和最烂的三分球投手,他们的差距大概就是50%。

 

“风险投资不是本垒打。它是大满贯。(棒球比赛中,大满贯的难度远大于本垒打,非常罕见)”

Bill Gurly, Benchmark合伙人

其实以上数据并不难理解。当投资人每年投资的交易比15年前多5,000多笔,而且大部分都是种子轮投资时,投资人就必须看更多的初创企业,找到好公司的概率无异于大海捞针。

那么,既然投资回报率并没有增加,而且找到好投资的概率明显减少,为什么还是有大量基金和投资人“知难而上”,涌入这个行业?

因为击中目标很难,可是一旦击中,回报也是空前的。

过去15年间,1亿美元的退出交易数量从2003年的170个缓慢增长到去年的将近200个,但相比之下,超过10亿美元的退出交易数量则急剧飙升,数量大约是10年前的7倍

而且,10亿美元以上的退出交易约占到去年退出交易总数的10%,但是回报率却占到了60%。

就像投资人Marc Andreessen说的:“投资回报呈幂律分布,大部分的投资回报都集中在一小撮公司,过去是这样,未来更是这样,这正是激励和吸引投资人的动力之一。”

所以,尽管投资者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找到好投资的概率越来越小,可是初创公司却也有可能比以往更成功,更具变革型,更有价值。一个原因可能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可以在早期获得足够的资金实现他们的愿景,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不差钱”正在吸引十年前不会选择创业的企业家投身到创业的浪潮,大胆尝试,天马行空。

回到开头我们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原因也许有很多,但其中一个简单的原因便是,相比过去,你的投资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也许你的下一笔投资就会引领整个行业。

这个赌注太过诱人,如果你幸运地投资了一个未来的伟大公司,那么十年前一场精彩的本垒,打在今天,就很有可能变成一个空前的大满贯。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一场无论多难,都值得一玩的游戏。